•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科学与中国”青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

    发布时间:2025-09-17 点击次数: 作者:张添福 责编:李晗 李欣雨 来源:科技日报

    9月17日,“科学与中国”青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在青海省西宁市启动。其间,崔向群、陈仙辉、景益鹏、韩占文、林海青、黄建平、史生才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来自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10余位专家将齐聚青海,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为青海民众带来一场场科普盛宴。

    图为院士专家合影。青海省科协供图

    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周德进致辞表示,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工作,积极发挥院士群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和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系列科普活动,“科学与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青海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崔廷辉说,此次“科学与中国”青海行是中国科学院和院士专家对青海科普事业大力支持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青海省科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希望院士专家多走进青海开展科普活动,为青海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崔廷辉说。

    启动仪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仙辉作主旨报告时指出,材料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深远。“科学家们正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揭示量子材料背后的奥秘,并探索其在电子、信息、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陈仙辉说。

    图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作主旨报告。青海省科协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在主旨报告中,深入浅出阐释了太赫兹波段高灵敏度探测器成像技术在天文观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及太赫兹频段对天文学、宇宙学观测的重要影响,展望了我国正在建设的如南极太赫兹望远镜、雪山牧场15米亚毫米波望远镜等项目进展。

    按照计划,当日,5个分会场活动在西宁同时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将在西宁十二中开展以“从西宁出发·梦气候未来”为主题的科普报告。此外,东北大学教授张鑫、凯发k8官网教授王涛走进青海民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蔡一夫、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安涛前往西宁市第二中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沈志强、凯发k8官网教授邱科平在青海师大附中,清华大学教授王晓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姜鹏在西宁市黄河路小学,为广大师生带来科普盛宴。

    9月18日至21日,“科学与中国”青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还将走进青海省海西州。

    届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凯发k8官网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以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李婧、刘岱钟等专家将走进德令哈市党校学校、科普场馆,开展科普报告和天文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海西州委、海西州政府联合承办。